第一八六二章 漫长的战线 (第2/2页)
至于会不会出现和历史上苻坚那么尴尬的事情,败了一战,满盘皆输,杜英倒是觉得不会。
一方面自己的背后比苻坚当时完全依靠做老好人收拢过来的那些牛鬼蛇神们要安定,汉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氐人、羌人等目前也都积极的响应关中新政,没有造反的必要和缘由,杜英一视同仁、消除偏见的政策,本来就是他们几代人努力想要取得的结果。
另一方面,杜英的背后还有王猛、有整个都督府的人才,天下人才几乎汇聚于此,若是还维持不住江山半壁,那就有些丢人了。
张玄之也打起精神,伸手指了指徐州方向:
“目前大司马人在淮北,临近徐州,根据消息,其已经苏醒过来,逐渐能处理军纪要务,而徐州的孙无终也收拢了不少从青州南下的溃兵,现在这两支军队加在一起应该也有两万之众。
配合上朝廷的三万援军,就是五万战军,再加上淮东等地朝廷之前陆陆续续增援的郡兵,人数应当在六七万上下。
但现在这六七万人散步在从江左到徐州的漫长战线上,又分别和青州、睢阳和寿春等地的我军对峙,双方都很难在某一处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从而取得突破,所以无论是敌我,想要破局,定然会选择这战线上的某一处。”
杜英微微颔首:
“参谋司认为是哪里?”
都督这句话明显是给下面的参谋们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很快就有几个比较急躁的参谋开口,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徐州上。
“彭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能够自彭城向北进攻青州,或者向东进攻睢阳而取得胜利,那么说不定能够重现去岁进攻洛阳之局势。”
“大司马方近从病榻上起来,恐身子骨也经受不住舟车劳顿,坐镇徐州,或是主动出兵,或是亮明旗号、汇聚兵马,等待我军来攻,也是情理之中。”
杜英静静听着,没有表态。
“徐州恐不会是战事爆发之处。”一道反对的声音响起。
杜英定睛看去,原来正是昔年河东的地头蛇,张平。
张平投降都督府之后,和王擢一样被杜英请为参谋,依靠他们戎马一生的经验提点这些年轻的参谋们。
因为张平自己的儿子张蚝现在在江陵前线大杀特杀,已经有军中“邓羌第二、万人敌”的美誉,未来建功封侯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张平的心态相当的平和,早就接受了现状,一直在安心为参谋司出谋划策,反正儿子未来飞黄腾达了,也不会亏了他这个老子。
这一次杜英南下,他也主动请缨随行,安心当一个普通参谋。
这也是杜英收拢这些地方豪强、枭雄之心的手段,重用你自然是不现实的,王擢这种墙头草,名声早就已经臭大街了;张平这种地头蛇,之前和地方世家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谁知道放出去镇守一方,会不会有暗中勾结?
就算是杜英放心他们,手下的官吏们也不放心。
更不要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愿意这么两个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占着坑,还有可能往上升?